Sunnyvale in the Rain

隨著雨季來到尾聲,有些故事似乎也跟著落幕 — 距離上次靜下心來用文字好好梳理生活已經有段時間了;一部份是因為偷懶,另一部份或許是因為隨著疫情結束,周圍有好多事等著自己去探索、去感受,寫作這件事也就這樣被我暫時擱置了。當一切逐漸回到正軌,時光也開始飛快流動起來,像是搭上快速前進的列車,窗外繽紛絢麗的風景呼嘯而過,不知不覺就走了好遠。 以往加州最引以為傲、燦爛耀眼令人頭暈目眩的陽光,在細雨濛濛的三月,變成了遙不可及的奢侈品,這樣的天氣或許正是近期矽谷的寫照 — 市場上不時傳來的裁員消息,風聲鶴唳,人人自危;說不擔心肯定是騙人的,身為平凡人的我,此時此刻能做的,或許只有放下內心焦慮,努力做好眼前每件小事,帶著自己的信念勇敢前行吧。 故里島國 經典賽前陣子正式落幕了。雖然台灣未能晉級複賽,但仍然打出自己的驕傲,讓世界看見了不放棄的韌性,我想,這就是我們會為來自台灣而自豪的原因吧:即使從來不被看好,依然勇敢前行。身在千里之外,彷彿能感受到有股連結,把我和這座島嶼凝聚在一塊;那是心之所向,是最柔軟的想望,是知道即使身在異鄉形單影隻,那裡仍有愛我的人為我守候,內心也就不再孤單。台灣,是流淌在外生命之河的根源,因為有根,所以我存在。

Sunnyvale in the Rain
Sunnyvale in the Rain

25

Late 20's, Here I Come. — 忙碌、充滿變化的二十四歲,就這樣過去了。 依然記得二十歲生日的光景:結束忙碌的一天,獨自走過殘陽斜照的洛杉磯街頭,影子被拉得好長好長,再過幾天就要回台灣了,面對即將到來的大三生活,我有些徬徨失措;儘管經過基礎課程兩年的洗禮,但每當提及未來規劃時,相較於其他同儕的侃侃而談,我總是閃爍其詞,因為就連我也不清楚,自己到底想要什麼。當年的我,沒有自信,害怕失敗,在意別人的眼光,面對未來時只想逃避。回到住處,一個人待在空蕩房間裡,忍不住開始想像,五年後的自己,究竟會是什麼模樣,好希望到時的我是個擁有穩定感情、對未來有著清晰展望、對生命不再迷茫的有為青年,但對於剛滿二十歲的少年來說,二十五歲,僅僅只是個遙遠的未來罷了。 生日對現在的我而言,其實只有象徵的意義,內心並不會因為這天的到來而有所波瀾;比起慶祝,我更喜歡把自己從生活中抽離,好好地反省過去、思考未來。正式邁入二十五歲,當公司開始出現年紀比自己小得多的同事時,似乎也不再能以社會新鮮人自居。年齡的增長,或許也伴隨著更多的責任,儘管不清楚是否已經做好迎接late 20's的準備,但相較於early 20's時的躁動不安與自卑,現在似乎可以更平靜地面對生命的跌宕起伏與未知,對自己也更有自信,我想我可以很驕傲地說,自己正在成為一個更好的人。

25
25

月記 — 重返南灣

默默成為上班族一個月了,但真正有進公司的日子,其實只有前兩週。回美國後,從一開始的倉促、初上工時的無所適從、到上工兩週後全面在家工作的無可奈何,如此劇烈的生活變化,是我始料未及的。 對於南灣的印象,依舊停留在去年實習的那段時光,總是被亮晃晃的夏日陽光曬得頭暈目眩,路邊成排的棕梠樹,總讓人有置身在地中海某個度假勝地的錯覺,一切都是那麼美好。然而,向來艷陽高照的南灣前陣子竟也下起了連綿細雨,詭譎多變的天氣,或許也反映了灣區人近期的心理狀態吧。 包袱款款重返北加 一定是在假期擁有了太多快樂,離開台灣時才會覺得不太開心吧。回加州的航程,說是戒慎恐懼也不為過,除了吃飯的時間外,口罩全程戴好戴滿,消毒噴霧更是放在身邊隨時待命,唯恐不經意間和病毒有了親密接觸。 畢竟是從台灣出發的航班,飛機上的乘客,大都戴上了口罩;然而下飛機、過了海關後,舊金山機場又是完全不一樣的光景:航廈內,除了少數華裔臉孔戴著口罩之外,其餘旅客依舊談笑風生,彷彿肺炎病毒完全不存在似的,我的戰戰兢兢和他們的優雅從容之間,對比是如此的鮮明。如果可以的話,我也很想相信武漢肺炎其實沒那麼嚴重、一切只是子虛烏有的杜撰...但從一月以來,看著周圍國家的疫情,如同屍速列車般快速失控,這種天真的幻想早已破滅。

月記 — 重返南灣
月記 — 重返南灣
Bruce I-Le Wu

Senior Computer Vision Engineer @ NVIDIA | NCTU & U-Michigan Alumni | List of Articles on Medium: https://pse.is/ilewu | bruceilewu@gmail.com